國辦印發《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》——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
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、短期支持和中長期促進相兼顧的要求,從系統全面促進消費的角度,提出了五大方面20項重點舉措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《意見》的出臺,旨在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進一步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,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。
積極應對疫情影響
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近期,由于國內疫情多發,特別是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,給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,消費特別是接觸性聚集性消費受到較大影響,3月當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由增長轉為下降,消費恢復進一步承壓。
為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,《意見》給出了明確措施。在保市場主體方面,《意見》要求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,延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、工傷保險費率政策,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實施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;在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方面,《意見》明確在各大中城市科學規劃建設一批集倉儲、分揀、加工、包裝等功能于一體的城郊大倉基地,確保應急狀況下及時就近調運生活物資,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;在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上,《意見》提出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智慧零售、智慧旅游、智慧廣電、智慧養老、智慧家政、數字文化、智能體育、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、“互聯網+托育”、“互聯網+家裝”等消費新業態。
“同時要看到的是,疫情對消費的影響是階段性的。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、政策效應逐步顯現,正常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,消費也將逐步回升,消費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聚焦痛點難點堵點
近年來,中國消費規模穩步擴大、結構持續優化、業態日益豐富,居民消費從有形物質商品向更多服務消費擴展,發展型、享受型消費進一步壯大,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鞏固。2021年,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.3個百分點,貢獻率為65.4%,是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。然而,中國消費發展水平與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一些差距,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有待增強,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有待提升,流通循環和消費環境有待優化。
對此,《意見》從加快健全消費品流通體系、增加就業收入提高消費能力、破除限制消費障礙壁壘、全面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改進舉措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,按照《意見》部署要求,聚焦消費領域痛點難點堵點和體制機制障礙,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:
一是鞏固拓展重點領域消費。建立完善縣域商業體系,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、電商平臺和現代服務企業向農村延伸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家電下鄉,推動品牌消費、品質消費進農村。
二是完善消費發展支撐體系。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,暢通物流大通道,加快構建覆蓋全球、安全可靠、高效暢通的流通網絡。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,緊扣人民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多元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,提高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。
三是以改革營造良好消費環境。全面加強跨地區、跨部門、全流程協同監管,加快消費信用體系建設,加大對虛假宣傳、仿冒混淆、制假售假、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。
提供堅實內需支撐
在不少專家看來,《意見》的出臺,有利于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。
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表示,消費表現既關系到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全局,也關系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?!兑庖姟芳骖櫠唐诤椭虚L期,強調各部門協同發力,對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、增強消費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力有著積極意義。
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認為,工資性收入增長仍然是現階段穩定居民消費至關重要的因素,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?!兑庖姟诽岢?ldquo;合理增加公共消費”“鼓勵創業帶動就業”“穩步提高勞動者工資性收入特別是城市工薪階層、農民工收入水平”等舉措,將起到提振居民消費信心的效果。
“針對‘五一’假期市場情況,商務部已經部署各地穩步開展節日市場保供工作。推動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與生產基地緊密合作,根據節日消費的特點加大生活必需品備貨量,進一步擴充商業庫存、豐富商品種類。推動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在做好重點場所和人員疫情防控前提下,讓兜底民生保障的供應網點應開盡開,保供人員應出盡出,保障‘末端配送’順暢到位,滿足群眾節日期間生活需求。”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。
日前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按照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、短期支持和中長期促進相兼顧的要求,從系統全面促進消費的角度,提出了五大方面20項重點舉措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《意見》的出臺,旨在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,進一步鞏固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,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。
積極應對疫情影響
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近期,由于國內疫情多發,特別是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,給經濟平穩運行帶來更大不確定性和挑戰,消費特別是接觸性聚集性消費受到較大影響,3月當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由增長轉為下降,消費恢復進一步承壓。
為促進消費有序恢復發展,《意見》給出了明確措施。在保市場主體方面,《意見》要求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,延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、工傷保險費率政策,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實施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;在基本消費品保供穩價方面,《意見》明確在各大中城市科學規劃建設一批集倉儲、分揀、加工、包裝等功能于一體的城郊大倉基地,確保應急狀況下及時就近調運生活物資,切實保障消費品流通不斷不亂;在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上,《意見》提出培育壯大智慧產品和智慧零售、智慧旅游、智慧廣電、智慧養老、智慧家政、數字文化、智能體育、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、“互聯網+托育”、“互聯網+家裝”等消費新業態。
“同時要看到的是,疫情對消費的影響是階段性的。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、政策效應逐步顯現,正常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,消費也將逐步回升,消費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。”該負責人說。
聚焦痛點難點堵點
近年來,中國消費規模穩步擴大、結構持續優化、業態日益豐富,居民消費從有形物質商品向更多服務消費擴展,發展型、享受型消費進一步壯大,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不斷鞏固。2021年,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.3個百分點,貢獻率為65.4%,是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。然而,中國消費發展水平與主要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一些差距,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有待增強,優質產品和服務供給有待提升,流通循環和消費環境有待優化。
對此,《意見》從加快健全消費品流通體系、增加就業收入提高消費能力、破除限制消費障礙壁壘、全面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給出了具體的改進舉措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,按照《意見》部署要求,聚焦消費領域痛點難點堵點和體制機制障礙,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:
一是鞏固拓展重點領域消費。建立完善縣域商業體系,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、電商平臺和現代服務企業向農村延伸,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家電下鄉,推動品牌消費、品質消費進農村。
二是完善消費發展支撐體系。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,暢通物流大通道,加快構建覆蓋全球、安全可靠、高效暢通的流通網絡。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,緊扣人民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多元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,提高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。
三是以改革營造良好消費環境。全面加強跨地區、跨部門、全流程協同監管,加快消費信用體系建設,加大對虛假宣傳、仿冒混淆、制假售假、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的監管和處罰力度。
提供堅實內需支撐
在不少專家看來,《意見》的出臺,有利于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。
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郭麗巖表示,消費表現既關系到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全局,也關系到民生的保障和改善?!兑庖姟芳骖櫠唐诤椭虚L期,強調各部門協同發力,對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、增強消費對國民經濟的支撐力有著積極意義。
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認為,工資性收入增長仍然是現階段穩定居民消費至關重要的因素,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基礎和前提?!兑庖姟诽岢?ldquo;合理增加公共消費”“鼓勵創業帶動就業”“穩步提高勞動者工資性收入特別是城市工薪階層、農民工收入水平”等舉措,將起到提振居民消費信心的效果。
“針對‘五一’假期市場情況,商務部已經部署各地穩步開展節日市場保供工作。推動大型農產品流通企業與生產基地緊密合作,根據節日消費的特點加大生活必需品備貨量,進一步擴充商業庫存、豐富商品種類。推動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在做好重點場所和人員疫情防控前提下,讓兜底民生保障的供應網點應開盡開,保供人員應出盡出,保障‘末端配送’順暢到位,滿足群眾節日期間生活需求。”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說。
- 有關《藥品追溯碼標識規范》等2個標準的解讀(2022-06-29)
- 解讀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(2022-06-29)
- 《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應急管理部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劇本娛樂經…(2022-06-29)
-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詳解最新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(2022-06-29)
- 全面提升積極的財政政策效能(2022-06-29)